新闻资讯INSIGHTS
金晟动态金晟观察
金晟资产李晔:管理规模指数级增长背后的“母基金+直投”模式
2016-06-20 | 金晟资产

        摘要:李晔表示:“为什么我们的规模能够高速增长…无非就是两点:风格稳健、业绩突出。这是两个硬条件。”

 

提起金晟资产,可能很多人会觉得陌生。实际上这是一家过去四年中每年管理规模都翻倍,认缴规模已超百亿的大型母基金管理机构。它之所以声名未显,一方面是公司风格低调,鲜少在媒体上曝光;另一方面,其绝大多数LP是大型金融机构,单个机构LP出资至少1亿元,门槛之高突破了一般“高净值人群”的投资能力。


金晟资产总经理、管理合伙人李晔在接受投资中国网专访时谨慎地强调,“认缴是认缴,实缴是实缴,不要夸大。”这让记者的戒心显得多余——不少机构都会选择性地挑一个最漂亮的数字来发挥,甚至于严重脱离实际。


不过真正漂亮数字是掩藏不住的,金晟的规模之所以能够高速成长,皆因背后有坚实的业绩作为支撑。2015年三季度金晟资产申请挂牌新三板,并做了业绩披露。以2015年10月29日为估值基准日,金晟已退出项目综合IRR(内部收益率)是56.8%,在管项目综合IRR是29.2%。金晟资产于2015年12月2日获得了新三板挂牌同意函,证券代码:835006。


母基金+直投分工明确 互相促进


李晔表示:“为什么我们的规模能够高速增长?为什么中国中流砥柱的金融机构认可我们?无非就是两点:风格稳健、业绩突出。这是两个硬条件。”


金晟资产采取了“母基金+直投”的复合基金投资模式,大致上一半的资金投向子基金,一半的资金直投。相对于直投,子基金的投资风格和阶段可以更广。金晟投资的子基金涉及清洁技术、医疗健康、TMT、大消费、先进制造等多个行业,都是在所属行业最优秀的一群GP。而金晟的直投则稳而精,集中于自身能够挖掘和判断的领域。


在阶段上,金晟也非常稳健地把直投定位于中后期的项目,而把回报高但风险也高的早期机会留给行业扎根深入、深度理解产业链的子基金管理团队,通过投资子基金的方式进行早期投资。“我们底层项目中,有一个拔尖项目不到四年时间账面回报近百倍,这还不是上市,只是到了最新一轮融资的估值,国内最老牌机构的顶尖项目都不一定有这样的成绩。”


将母基金与直投相结合,这一模式的优势在于两者之间可以互相协同、互相促进。李晔表示,“做直投对于判断GP很有好处,自己有第一手经验,也就更明白如何判断子基金GP的核心能力;反过来说,投资了优秀的GP之后,近水楼台先得月,有更大的概率可以跟投或联合投资本来接触不到的优质项目。”


拒绝撒胡椒面


李晔表示:“我们一般不太愿意投那些洒胡椒面的机构,就是号称什么都懂的。”对于缺乏行业专注度,类似项目中介性质的基金,金晟兴趣不大。金晟作为母基金可以分散,但要求所投资的子基金必须专注。李晔认为,即便是综合型的基金,实际上也会大比例向某些行业倾斜,这跟团队的核心能力圈有很大关系。而金晟的核心能力之一,就是判断某个GP在某个行业领域是否大概率能做好。


概括起来,金晟青睐的GP要满足两点要求,一是选准了战场,二是在这个战场有比较优势。金晟对选行业和选GP并重,一定要投有前景广阔良好的行业中最好的GP。


比如说,李晔非常看好新能源汽车市场,201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是全球最大,中国2015年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规模,已经相当于2014年全球市场的规模。金晟因而投资了专注于清洁技术投资的青域基金,是后者较大的LP之一。


“现在证明我们看得非常准,目前新能源汽车已火得不行了。在我们2012年设立的金晟一期母基金中,清洁技术占了30%的配置。TMT反而投的相对少,因为贵,很多时候也因为看不懂。”李晔说。


而怎么判断GP是否优秀呢?李晔表示,“这只能是长期积累的核心能力和行业资源,知道哪些是忽悠,哪些是靠谱的深耕产业者。”


发力直投 绑定上市公司利益


在直投方面,“PE+上市公司”模式是金晟目前的发力点之一。李晔认为,上市公司平台在国内是稀缺品,尤其是在注册制暂缓的情况下,这种稀缺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。上市公司估值居高不下,它们也希望注入优质资产,把盈利做实。而对于PE机构来说,能够以上市公司的并购为明确的退出渠道,就能降低投资的不确定性,缩短投资周期,因此是一个双赢的局面。


不过,李晔对所谓“PE+上市公司2.0”版本非常警惕。所谓“PE+上市公司2.0”即为在资产注入前,PE机构先在二级市场上买入上市公司的股票,这就有了内幕交易的嫌疑。金晟高度重视合规性,对在合规上有争议的做法坚决不踩红线。


李晔表示:“我们有点偏保守,这反映在两方面:一是在合规性上保守,有些打擦边球的事我们不敢干;第二,在投资方面我们偏保守。做并购基金,我们要拉上市公司一起做,并把它的利益跟我们高度绑定。”


团队专业稳定 骨干零流失率


金晟资产的团队专业性强,均出身于声望卓著的大型机构和学府,管理层屡被证券交易所、地方政府创投引导基金、大型金融机构聘请为外部专家评审委员。团队持有的专业资质包括:注册金融分析师(CFA)、中国和美国注册会计师(CPA) 、中国和美国法律执业资格、注册金融风险管理师(FRM)、注册专业风险管理师(PRM)等,基金从业资格更近乎人手一份,高达90%的员工都通过了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的从业资格考试。


尤为令人惊讶的是,金晟成立近5年来,VP以上的骨干人员的流失率为零,这在人才流动频繁、往往拿了奖金就跳槽的金融行业是难得一见的稳定景象。


95%的投资者是机构 单个投资者出资不少于1亿元


开头提到,金晟资产的LP基本上都是机构投资者。“从管理规模的比例来看,机构投资者占95%以上。”李晔非常明确的说道。


“机构投资者通常资金量大,重复投资需求高,并且不会掉链子,还能在项目方面带来很多资源,具有不少优点。相比之下,个人投资者有时会存在认缴之后不能实缴,不能理解股权投资需要足够时间才能成长和退出的问题。”


当然,据了解,机构投资者的准入门槛非常高,它们不光看历史业绩,还对管理人的持续投资能力、风险控制能力、投后管理能力等要求非常高,并需要进行长时间的考察,这种考察甚至是以年为单位。在中国机构投资者并不丰富,国内的PE基金主要都是个人投资者的情况下,金晟能获得机构投资者广泛持续的肯定,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值得夸耀的成绩。